我回想过去。[1974 年]我双眼紧闭,坐着听《草莓地》。我站了起来。我睁开双眼,因为歌词里唱到“双眼紧闭历经生活”。我朝窗户看去。光线几乎闪瞎了我;我的头立即疼起来。我的眼睛紧紧闭着,却能看见奇怪的粉红草莓冰激凌。就在同一瞬间,知识传递给了我。我走进卧室,特莎正给克里斯换衣服,我把刚刚传达给我的信息复述出来:他身上有出生时就带着的缺陷,必须马上看医生,约时间做手术。结果证明是真的。
发生了什么?什么跟我沟通了?我能读,能理解“嵌在劣等巨块之中”[引自诺斯替文本]的秘密信息。(《解经》1977 年)
上帝通过一首披头士的曲子跟我沟通。[略]一阵风吹过一团垃圾,而那里面就有上帝。零零碎碎的东西扫到一起,便形成一体。(《解经》1980 年)
《解经》是 PKD 的日记,八千多页,副标题叫“为我的生命辩护”。能让 PKD 产生幻觉,说明这首歌足够成功。他认为万千事物所需的智慧,都置于这首流行歌之中。他是对的。
列侬去西班牙拍反战电影时写了《草莓地》。披头士巡演时代结束后,搬进百代唱片工作室,这是他们录制的第一首歌。之后他们还会在那里录制《佩珀军士》。那时麦卡特尼写便士巷,列侬就写草莓园,两个人互相较劲,两首歌都没上榜首。原来它们都会收入《佩珀军士》,但乔治马丁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,把它们作为单双面发布。那时的人们收获了一张时代最强单双面。
2019 年,搜索“beatles”可以在 QQ 音乐找到 2375 首单曲,绝大多数免费可听。上班时间,我把它们放在播放列表,随机播放,一边听,一边把其中音质较差的资源剔除,剩下清楚动听的,就打个红心。我把这事当成一种娱乐。直到有一天,我听到了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(home demo 2),《永远的草莓地》,出自Nothing Is Real (The Making Of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) 这张专辑。
本应将其剔除出来,因为音质一泡污。但它为什么那么动人?现实地点触发的美妙幻想,温柔如梦境。怪不得列侬说这是他与其他三人合作的最佳作品。列侬还在唱,我就点了红心。没有下载,只在豆瓣上给专辑标记五星,就不管了。
大约是半年后,有人突然豆邮私信我,问有没有这张专辑的资源。那时我的 2375 听歌计划已经告吹,因为误点了一首别的歌,整个列表都消失了,重新整理是不可能重新整理的。于是我和那人说,就是在 QQ 音乐上在线听的,没有保存。他说好可惜,现在听不到了,似乎全网都已经下架。我找了一会儿,确实,连苹果音乐上也没有了。
今天读书我才发现,原来这张专辑是乔布斯的私人收藏,唱片工业界称之为“bootleg”,走私者用于逃避检查的长筒靴,未经授权的出版物,私酿的酒。迪伦就有一个经典的私录系列。
《永远的草莓地》有至少几十个录音版本,从 1966 年 11 月开始,由列侬主创作,乐队四人在录音室花了 45 个小时,持续五个星期,创作了三个“正式版”,分别是“Take 1”“Take 7”和“Take 26”,其中一个让乔治马丁补了段弦乐,但列侬还是觉得这些版本都太“刺耳”。他想把两个版本合而为一,要其中一个录音版本的前半部分,另一个版本的后半部分,问乔治马丁能不能剪。乔治马丁说,不可能,因为两段录音音高不同,速度节奏也不同。但很偶然地,他发现把慢版本提速百分之五,音高和节奏就和快版本一样了。
现在我们可以在 1996 年的 Anthology 2 或者 2017 年的 Sgt. Pepper’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(Super Deluxe Edition) 听到上述版本。最终决定版中,列侬在尾声中说了一个词,“Cranberry sauce”(蔓越莓酱),被误传为“I buried Paul”,成就经典谣言。
乔布斯的收藏要更加珍贵。他的 CD 来自另一位苹果人,我们不知道更早的来源。这个苹果人复制了一张,送给乔布斯。乔布斯有时会骗同事说,这是小野洋子给他的。对此,传记作者和我们能够想到的借口是,“他一直很喜欢列侬”,列侬是他最喜欢的披头士成员。
乔布斯曾受小野邀请,去过肖恩的九岁生日派对。肖恩很喜欢他送的 Mac。在场的安迪·沃霍尔和基斯·哈林也很喜欢。沃霍尔用了 QuickDraw,惊呼“我画了个圆”。他坚持乔布斯也得送一台 Mac 给米克·贾格尔。乔布斯带着另一个苹果人,去贾格尔家。贾格尔一头雾水,不认识乔布斯。但贾格尔女儿很喜欢用 MacPaint 画画。乔布斯把电脑送给她,回头跟别人吐槽,觉得贾格尔嗑药了,要不就是脑残。
乔布斯带自己的传记作者一起听这首歌,他指出这是一首复杂的歌曲,“最有趣的是看到整个创意的过程:他们反复地修改,直到几个月后才创作出最满意的作品。”当他们听到第一次录制过程中列侬让乐队暂停,然后重新修改旋律时,乔布斯笑了:
“你听到刚才他们绕了一小段吗?但是效果不好,所以他们回去从头开始。这一版非常粗糙,听起来也就是普通人的水准。你其实可以想象,普通人也可以这样做,做到这个水平。不是在写词或构思方面,而是演奏。但是他们没有就此罢休。他们是那么追求完美,精益求精。在我三十几岁时,他们的这种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。你完全可以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。他们在每两次录音的中间都会做很多工作。他们不断地倒回、修改,直到接近完美。”
两个人一直听到第三次录音。乔布斯向传记作者解释曲谱如何变得更加复杂。然后很自然地开始说,苹果也是用这种方法对待他们的产品,一些没有传记记录,读者也可以猜到的内容。
《乔布斯传》里有很多图腾式的魅力时刻,很多令人动容的瞬间和细节,但或许是因为乔布斯太鲜明了,所有细节好像又都只是补充细节。直到看到这里,我才真正对乔布斯感到钦佩。他和传记作者应该是听了三个“home demo”版本,其中第三版最为复杂,到第四版,四人就改去录音室了。而最打动我的是“home demo 2”版本,属于乔布斯所说的“普通人水准”?我不确定。我不懂音乐。
除了苹果,乔布斯实在留给了我们太多东西,[[乓与打砖块|《打砖块》]],还有这张专辑。如果没有他,凡人又该如何听到专辑中的三首“homo demo”呢?如今这张专辑的资源更是被全网下架,在主流音乐网站彻底销声匿迹,再也找不着。换一般人肯定束手无策,但是我找着它了。如果可以,我也希望“home demo 2”成为我的私人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