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译是“鲁昂礼拜堂”,理论上应该叫鲁昂主教座堂、鲁昂大教堂。标志是三座塔楼,原是木制包铅,建于十六世纪。1822 年,遭了雷劈,被烧毁。1827 年开始重建,改为青铜铸造,中间一度停摆,直到 1882 年才最终完工。在科隆大教堂建成以前,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。
铜铸方案备受争议。《巴黎圣母院》里批评它不纯粹,“如果那中央尖塔的顶尖没有刺入文艺复兴带尖塔,它就纯粹是哥特式的了”;《漂亮朋友》说它难看,“矗立在一大片哥特式教堂尖顶之上的是主教座堂的青铜尖顶,它尖得惊人,大得离奇,又古怪又难看,大概是世界上最高的尖顶了”。
福楼拜评价它是“金属工人意识错乱下的梦境”。第三部第一章里,塔楼四周搭了架子,正在重修,司事想当向导,一路指引,艾玛和莱昂兀自幽会,烦不胜烦,终于摆脱司事,不看钟塔,离开教堂就匆匆上了色情马车。
频繁来此的游客中,有一个是福楼拜,他年轻时常来这里。大教堂有一幅正对乐堂的玻璃窗画,上面是十三世纪末叶鲁昂渔商公会捐赠的圣朱莲故事,很早就引起他对这个美丽传说的兴趣;而北门(西面左手边)圆拱下面的门楣,有一排十三世纪的浮雕,叙述施洗约翰殉难的情况,给福楼拜种下了另一个故事的种子。其中半幅是约翰探首狱窗,伫候刽子手执刑;另外半幅是当时市民以为的“玛丽亚娜”。
莱昂和艾玛在大教堂约会时,碰见一个司事,司事就站在这个“翩翩起舞的玛丽亚娜”(Marianne dansant,李译)下面。
这个跳舞的人其实就是莎乐美,当着希律王舞蹈。因为当时一般市民误会她是玛丽亚娜,所以福楼拜这么写。有人直接翻译成“跳舞的莎乐美”,其实也有道理,因为现代没有人误解那是玛丽亚娜了,而且更色情了,符合幽会气氛 [1]。但这改变了原文,引起一些不满。
许译是引号“玛丽安娜跳舞”,后跟注释:圣·约翰不受跳舞的引诱,为莎乐美所杀。就像烦人的司事突然出现,还拽了拽读者的胳膊。
另外,正如司事所说,大教堂内还有狮心理查的陵墓,埋葬着 [[1189理查一世|理查一世]] 的心脏。1562 年,加尔文教徒拆除大教堂,破坏了许多雕像,不过狮心王陵墓的装饰像。狮心王的尸体埋于别处。之所以如此,根本上与他母亲有关。
他的母亲是阿基坦的埃莉诺,欧洲祖母,生子太多(五男三女),令亨利·金雀花无地可分,导致双方反目。儿子们联合母亲,一起反抗父亲。最终理查继位英王。
1199 年,狮心王去阿基坦一个子爵城堡镇压叛乱。这个城堡几乎手无寸铁。历史学家解释说,之所以围攻,是因为当地农民发现了罗马金库。结果他被弩箭击中左肩。
对今天的医疗来说,这不过是个轻伤。但在十二世纪的欧洲,没有抗生素,没有有效杀菌手段,皮肉伤也会造成感染,形成坏疽。阻止坏疽的唯一方式就是截肢,但感染在肩膀上,截肢亦不可行。坏疽在狮心王体内蔓延,而众人无能为力。
临终前,狮心王要求把弩手带到他面前。据说那是一个小孩,他为复仇而来,狮心王先杀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兄弟,但奇怪的是,又突发骑士精神,赦免了他,还给了他一百先令,让他带着赏金活下去。在狮心王死后,一个雇佣兵队长立即将男孩剥皮绞死。
受伤后两周不到,1199 年 4 月 6 日,狮心王在母亲的怀抱中死去,年仅四十二岁。一只蚂蚁杀死了狮子。遗体被要求分为三份,分别埋葬。
他是诺曼底公爵,所以把心脏留在了诺曼底首府鲁昂;内脏埋在他死去的地方;其余身体移去安茹的丰特夫罗修道院,金雀花王朝的墓地,葬在父母亨利·金雀花、阿基坦的埃莉诺脚下,以示忏悔。可惜如今却没有任何狮心王尸骨的遗迹,估计是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损坏了。大革命后,修道院不再履行宗教职能,建筑主体还改成了监狱。
福楼拜去世后没几年,莫奈在鲁昂大教堂附近租了个公寓,每天去素描,画了超过三十幅,形成一个系列,描绘了不同光照环境下教堂正面形象的变化,一如早先的“干草堆”和后来的“睡莲”系列。“鲁昂大教堂”系列画面上不存在任何具体线条,但宏观却层次分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