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 年 3 月 10 日当地时间 10 点 30 分,旧金山莫斯克尼会议中心,游戏开发者大会,“玩家之心”演讲。几乎是岩田先生最著名的一句话,他用英文讲的:“On my business card, I am a corporate president. In my mind, I am a game developer. But in my heart, I am a gamer.”。
我手头有一张王俊博的名片,其他老总的名片我应该是拿不到了。由此联想到更多名片上印着公司董事长、总裁、CEO 的中国游戏人,现在他们不会像当年那样愿意对外说话了。
我们无从考察他们的头脑和内心,但至少可以从过往言行中,了解他们是否玩游戏、是否对玩家身份有自我认同。这并不是一种道德评估。山内也不玩游戏。玩游戏、做游戏的人,更不见得比不玩游戏的人高尚。只是出于好奇,随手记录。
2021 年 11 月 15 日,《对话元气森林唐彬森:富翁、海盗与产品经理》,晚点 Latepost,作者宋玮、黎诗韵、黄俊杰,编辑黄俊杰。智明星通成立于 2008 年,代表作《列王的纷争》,手游时代的页游。
《晚点》:2014 年,你 32 岁,卖掉了智明星通,为什么要卖?今天米哈游等新一代游戏公司的崛起证明了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空间。
唐彬森:他们爱游戏,我不爱,我只希望中华有为。我也不玩游戏,天天做游戏跟坐牢一样,还挣钱了。
2017 年 12 月 4 日下午,乌镇,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,群访。
记者:最后也问一问马总有没有在玩王者?
马化腾:……我自己个人可能是玩王者会比较少一些,可能对新的游戏、休闲竞技型这种,可能会更感兴趣,尤其是最近这个吃鸡游戏,应该说是当前的一个重点。
2017 年 1 月,《腾讯传: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》,作者吴晓波。
早在 2002 年的春夏之际,腾讯就开始讨论是否要进入网游领域,5 位创始人发生了分歧。与马化腾的意见相反,张志东明确表示反对,在他看来,QQ 根基未稳,不宜开拓新的战线,他对马化腾说:“我们谁都不是玩网游的人,对此一窍不通。”许晨晔和陈一丹不置可否,曾李青也表现得很是犹豫。
2017 年 2 月 28 日,财经天下周刊,陈天桥口述,薛芳整理。
……记得 2000 年,我决定引进《传奇》,测试的时候,也是玩到不可自拔。有一天我突然跟我太太说,从昨天到今天玩了个通宵,让自己级别涨了两级,然后发现我砍出去这把刀,只是多加了一道白光而已。我记得这个刀法叫做半月刀法。我说,难道我们玩游戏追求的就是这么一道白光么?当我认识到我在虚拟世界努力奋斗所获得的,不过就是美工在上面给你加的一道白光以后,我就把这个游戏给删了,虽然这并不改变我引进游戏从而改变我人生的决定。
在我 36 岁生了那场病以后,突然意识到我人生的这场游戏,获得的名誉、地位、金钱,不过就是半月刀法上面的那道白光,我为我的名誉去争取、去辩解,为金钱去努力去奋斗,和玩这个游戏有什么区别?
2017 年 2 月 28 日,财经天下周刊,《陈天桥转向关注脑科学,陈大年的产品用户突破 9 亿。属于陈氏兄弟的传奇,仍在延续》,作者卢华磊、薛芳。
1995 年,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陈天桥以“电脑是很重要的未来”为由游说父母买电脑。
“他那时候刚毕业,还在复旦团委里做事,没什么钱。”陈大年说,虽然二哥的初衷是“为了学习”,但真正买了电脑之后“大家都在玩游戏”。
这台组装的 586 电脑花费了陈家“六七千人民币”,陈大年猜测“父母应该攒了很久”。但作为家中的小兄弟,他并不关心这些,17 岁的他当时最关心的是玩游戏。“玩到晚上三四点都很正常,电脑在我们房间,爸妈在他们自己房间睡觉,他们都不知道。”
为了玩游戏,陈大年甚至开始学习 DOS 命令——要在不大的电脑内存里将这些游戏跑起来需要修改一大堆数据。
最初他和大家一样买光盘安装单机游戏,但很快他就发现网络上可以下载游戏。他随即抱着全家户口本跑到上海苏州河边的上网局“填了一大堆表格”开通了网络。
“有了互联网,我的阅读量,啪!一下子就打开了。”他对财经天下记者说。
直到今天,陈大年都不反对孩子玩游戏,他认为“游戏背后有一些很有用的东西”。实际上,现在的陈大年依旧是一个游戏爱好者。
在一篇流传甚广的《盛大创新院往事》中,曾任盛大创新院高级研究员的霍炬在 2014 年回忆称,2010 年前后,陈大年还将整个假期用来玩游戏。“玩一个模拟经营游戏公司的游戏,在里面建了一家名叫盛大帝国的游戏公司,并在游戏里面拿到了所有殿堂级奖才算罢休。”而当年,十几岁的陈大年在玩了多个游戏后发现了一件事——“游戏不过就是一些规则,游戏的过程就是玩家在规则中去表达自己的诉求,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。”明白这个道理后,陈大年觉得自己发现了真正有意思的东西——自己制定规则。他开始学习编程。
2012 年 8 月 31 日,外滩画报,《网易丁磊:从“说不先生”到“慢慢来”CEO》,作者李卉。
“我觉得丁磊一定会玩《熊猫人之谜》里的武僧。”谈到新游戏,暴雪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戴锦和毫不犹豫地说。
“我是喜欢玩。”丁磊承认自己酷爱《魔兽世界》,也打其他游戏:“但我不能说,否则不就给别家做广告嘛。”这个宁波人狡黠地笑道。
……
和迈克·莫汉一样,丁磊也不算是骨灰级玩家。但是,两个人都沉醉于技术细活,潜心打造出最好的体验。“其实,我们和迪士尼的品牌授权并不一样。”戴锦和表示,“品牌授权对于他们来说,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,要赚钱的。但对于暴雪来说,就是为了让玩家开心。”
2008 年 1 月 17 日上午,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大礼堂,2007 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吴都高峰对话。
主持人:各位玩网游吗?为什么玩?会鼓励孩子玩吗?
网龙副总裁胡泽民:06 年 3 月前,我还没玩过网游,有一次到刘董的邀请,说给我充 100 块,让我去玩。结果我投入了 2000 多块,每天玩 3-5 小时。网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是有建设性的事。很多人不理解,妖魔化,等理解后就发现有教育意义。我会有限度的让我孩子玩网游。
完美时空董事长池宇峰:我以前是做教育软件的,现在做网游。游戏真的对年轻人的全面发展有好处。游戏是最好的交互方式,判断,执行,看反馈这样的一个过程,是给年轻人体验尝试锻炼的过程。适度游戏是有意义的。我玩游戏。我会在适度的监管下让我的孩子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,对他的身心智力成长都有好处。
第九城市董事长朱骏:最初玩《大富翁》,后来玩 9C 自己的 GAME WOW。现在玩的很少,因为没时间。
盛大总裁唐骏:从来不玩游戏。
金山董事长求伯君:去年花了 2W 多元玩游戏,现在还会玩。包括会去参加网友聚会。《万王之王》的上海聚会我也参加过。我和儿子一起玩,会和他一起组队,PK,打架。但我也会督促他,如果他不肯下线,我就断他的网。
巨人董事长史玉柱:我一直玩游戏,最早是红警,每天都玩。巨人内测了,我养成了每天早上 11 点睡觉的习惯。自己觉得挺幸福的。我与步步高老板聊天,他发现玩网游的老板比不玩网游的老板成功率高。孩子想玩游戏就让他玩。任何一个玩游戏沉迷的孩子,家庭一定不温暖。如果孩子沉迷,那么责任在家长身上。所以我不反对我的孩子玩游戏。
智冠总裁王俊博:史董的一句话打番一船的人。我的孩子玩游戏,但我的家庭很温暖。如果说现在我还玩游戏,大家也不相信。我这么大的年纪玩游戏也太对不起自己了。但我在刚开始代理游戏,5 年前,RO 的时候,第一次接触网游这个东西。当断线的时候,一开机,人数一下子在 5 分钟内冲回来。这些孩子多可爱,一直守护着游戏。所以我不忍睡觉,一定要让我们的游戏快点上线。我的孩子因为玩游戏念了 3 所大学才毕业。他现在在我的公司里写程序。玩游戏的孩子一样可以毕业,只要多一年而已(笑)。
腾讯总裁刘炽平:我和游戏一起长大,小时候在香港,穿着校服是不能进游戏机中心。最近玩休闲游戏比较多。我与我孩子之间最深的感情互动是在游戏中生的。
2006 年 4 月 20 日,第一财经日报,《史玉柱煮酒点评中国网游英雄:我不怕盛大》,作者汪小意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QQ 也有 60 万人在线的网游。你到底靠什么超过这些人呢?
史玉柱:团队、资金,还有,我本人是个好的玩家。我能以玩家的角度判断哪个功能该放,哪个不该放。
……
21 年前,史玉柱刚说服单位花 5 万元买来一台 IBM 的电脑时,他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也会玩玩“挖金子”之类简单的小游戏。接触网络游戏,始于盛大运营的《传奇世界》。随后他接触了盛大的另一款游戏《英雄年代》,从此认为这款游戏是一款有前途但是没有做完善的产品。
经历过婚姻变故的史玉柱无须花时间在家庭琐事上,除了和员工一起加班,就只有游戏能够消耗掉他的精力。
史玉柱和网易的丁磊不一样。丁磊不玩游戏,但还能够知道需要发展哪些技术。史玉柱在游戏《征途》的开发过程中,一直以一个玩家的身份去发现各种问题,并主动公布了上千个程序漏洞。
史玉柱在人生的磨炼中,慢慢定义“自我”,小时候“贪玩”的秉性并不偶然地成为了他“自我”的一部分。盛大的陈天桥也曾宣称自己曾连续几天玩游戏,但后来这个说法被证实是吹牛,陈天桥本人几乎从不玩网络游戏。
……
2008 年,东方早报。
1996 年的时候我就开始玩电脑游戏。玩游戏是在另外一个社会里,别人不知道你是谁,大家混在一起,都是平等的,大家一起去打架,一起去打怪,一起去欺负别人,这种平等的感觉很好。我最喜欢扮演的角色是独行侠,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,见义勇为。
1999 年第 8 期 01 版《电脑报》,《冬季到台湾看软件》,作者雷军。
提起大宇科技,国内玩家几乎无人不知,他们的作品《仙剑奇侠传》畅销了四年,现在还高居各类排行榜前列。大宇的《大富翁》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。我们金山也是一家游戏开发公司,对于大宇是仰慕已久。一次开会,我遇到大宇老板李永进。李老板四十岁左右,声称是最早做游戏的,做了十六七年,不玩游戏,也不懂游戏,非常客气,一定要我们叫他“小李”,我也只能客随主便。但每次叫“小李”的时候,总是想到“小李飞刀”。我向“小李”表达了参观学习的意愿,“小李”很高兴就同意了,中午就到他公司转了转。
《电脑报》96 游戏软件发展趋势研讨会。
我是从 1994 年底有制作游戏想法的。我也是个游戏迷,不爱玩或不感兴趣的话也不会去做游戏。热爱这个行业,才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投资。
玩游戏的朋友都知道,目前市场几乎全是进口游戏。这么一个堂堂大国,面子上怎么样也挂不住,尤其是看到在日本游戏里把我们的三国历史写得乱七八糟,一塌糊涂,我问自己,为什么不自己做游戏呢?
搞电脑的人,离不开电脑。我今年 31 岁,20 岁在大学里开始学电脑,1984 年毕业,正好是 PC 刚刚进入中国。中美村成立了新技术试验区,我就投入到这个行业里去了,所以我是伴随着中国 PC 发展过来的,对此深有感触,我们的第一个游戏就是《中关村启示录》,这本身也是“中关村”对我的启示。一个人想下海,又不敢,总是前怕狼后怕虎,因为辞职以后,没有回头路可以走,怎么办?我想最好是去电脑里先玩一下,先用电脑模拟一下:1984 年的中关村,去看看你有没有机会下海,去办一家公司,登记注册、租房、招聘人才、挖墙脚、倒买倒卖,如果你不遵纪守法,偷税漏税,当然会受到工商局的处罚,碰到版权纠纷,打经济官司这样的事情。看看在游戏里下海有没有钱赚,如果说连电脑关也过不了,真下海还有什么意思,不如在国营单位里混日子好。